各个频率段的声音表现
各个频率段的声音表现
频率段 (HZ) |
听感影响 |
代表乐器 |
30~80 |
给人一种深沉震撼的感觉,一般人耳对它不敏感,更多的是通过身体,皮肤,五脏六腑压迫来感觉。 |
|
50~150 |
是人耳听到的较壮丽的低音,给人以雄壮有力宽广宏大的感觉。 |
|
150~300 |
声音听起来扎实,敦厚。是男生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,同时也是乐音中和铉的根音频率。 |
|
300~500 |
表现人声的(唱歌,朗诵),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,好则人声明亮清晰,在音乐上若低音不足的话否则单薄,过份提高则浑浊。 |
人声 |
800 |
这个频率幅度音响音色的力度。如果这个频率丰满,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;如果这个频率不足,音色将会显得松弛,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**了,低频成分就明显了: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,则会产生喉音感。如果喉音过多了,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,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,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“危险频率”,要谨慎使用。 |
人声部分打击乐器。 |
1K |
1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,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KHZ下测试。这是人耳较敏感的频率。 |
|
1.2K |
1.2KHZ这段频率可以适当的多一点,但是不宜**过3db,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,但是,过多会使声音发硬。 |
|
4K~8K |
进入高音区,这段频率影响语音的清晰度,明亮度,如果这段频率成分缺少,音色则会变得频频淡淡;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,音色则变得尖锐,人声可能出现齿音。这段频率通常通过过压器来美化。 |
部分女声,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。 |
8K~ 12K |
这段频率是音乐的高音区,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较为敏感。适当的**(5db以下),对音响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的帮助,也会让人感觉到高音丰富。但是太多的话,会增加背景噪声,例如:系统(声卡,音源)的噪声会被明显的表现出来,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,发毛。烦躁,如果这段频率缺乏的话,声音将会缺乏感染力和活力。 |
长笛,双簧,小号,短笛,等高音管乐器。 |
12K~16K |
以上的高音,细如游丝的声音也会有挑动心弦的感觉。这段频率能影响整体的色彩感,所谓小提琴的“松香味”就是此段频率决定的,这段频率过于暗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,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,后期处理的时候,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。 |
镲,铃,铃鼓,沙锤,铜刷,三角铁等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。 |
16K~20K |
这段频率很多人都听不到,因此,听不到此频率并比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,当然也不意味着听力不好,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.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响度,以及整体的空间感,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,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,*产生听觉疲劳。 |
电子和声,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。 |
xixingkeji.cn.b2b168.com/m/